看看清代“高考状元”的试卷,字字标准,堪比打印机,当代专家比不了!
书法整体水平,比较高的时代是晋唐、明清,看到明清2字,想必各位老师十分惊讶,众所周知,明清推崇“馆阁体”,它为了管理科考而诞生,由“赵董”、欧阳询等人的字体演变,平直匀和、端庄方正,主要为了考官,可以清楚分辨字型,故而奉为“官方书体”,当时的学子必须练习,用于作答考卷。
图片
根据创造背景,以及特点就能看出,“馆阁体”偏为规整,艺术性和灵活性不足,不符合书法创作灵动、多变的理念,受到后世批判,不过换个角度思考,正是全面推行“馆阁体”,让更多人了解书法、学习书法,对其产生兴趣,慢慢深入古法之中,练就一手好字。
图片
譬如明清的状元、探花等,用笔精准,水平亦是不差,今天我们看看,清代“高考状元”——汪鸣相的试卷,首先了解一下汪鸣相,字佩珩,号朗渠,清江西彭泽县人,据资料显示,其曾祖恒斋、祖广禄,都是读书之人,可惜父亲时期,家道中落,转而为农,生活十分贫寒
图片
不仅衣食无法保障,连最基本的遮风避雨之处也没有,好在汪鸣相的天资卓越,8岁进入乡塾读书,5天就能读完一本《论语》,9岁能写千字的文章,当时被人誉为“神童”,如此绰约的文艺修养,也滋养了书法,一手小楷写的珠圆玉润,流美遒劲,着实令人惊艳。
图片
有传言说,汪鸣相的容貌俊美,道光皇帝见到他时,被其倜傥之姿震撼,所以将他名字的“朗渠”改为“鸣相”,而且九江市域,方圆数百公里,跨度空268年间,仅有道光13年,出了汪鸣相一位状元,如古籍所言:“公固神仙中人,偶落尘境,科第文章,照耀千古”。
图片
近期汪鸣相的试卷公开,白纸黑字,十分清晰,从姿态观看,确与“馆阁体”相符,体势方整,笔画匀和精到,起笔大多尖峰、侧锋顿折,中锋运笔,筋骨刚健洞达,体势宽阔明朗,尽显正大气象,字字标准,堪比打印机,很多字迹旁边,还有圆圈标注,经猜测,这是其内容、字迹精妙之处,特以备注表扬。
图片
当代很多自吹的专家、大师,认为“馆阁体”俗气,连带着明清书家,以及这一类作品,统一给予批判,实际上,“馆阁体”源自古法,存有几分可取之处,启功先生也曾为其辩驳,认为把“馆阁体”写好,也是一种本事,况且真以水平论就,其字典雅优美,具备中华正统之美,正如这幅试卷,专家们可比不了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下一篇:没有了